切换到宽版
  • 5420阅读
  • 0回复

女儿爱拿别人的东西 [复制链接]

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 

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  发表于: 2012-12-09
— 本帖被 福建福州心理医生陈震平 从 心灵互动:你问我答 移动到本区(2012-12-09) —

 

 我女儿今年6岁,总爱拿别人的东西,说教劝导都无效。眼看她一天天长大,我真的不希望将来发生什么更严重的后果。孩子为什么会这样?

 

  李子勋回复:
 
  对6岁的孩子来说,成人世界的可怕就是充满了定义与概念。有些致命的概念:小时偷针,大时偷金;3岁看大,7岁看老;谎言让鼻子变长等,让孩子幼小的心灵涂炭。成人用谎言去制止孩子撒谎,通过“惩罚撒谎”让自己感觉自己诚实、正直。其实,成人的世界才充满谎言,也充满偷窃,只是会自己合理化。
 
  6岁孩子的内心没有规则,缺少现实感,他/她知道不该拿别人的东西,但他/她可以用幻想的方式认为手里的东西是自己的,对一个东西爱不释手,很自然就带回家。父母要做的是立即取消他/她把玩这东西的权利,还要他/她付出一些成本,比如如何偷偷放回去,而不被人发现。孩子重复几次无效劳动,就对拿别人的东西索然无趣。要教会孩子不拿别人的东西,前提在于教导孩子珍惜爱护自己的东西。爱惜东西的孩子很少会拿别人的,因为他/她找不到自己的东西很着急,就会理解别人丢东西的心情。聪明的父母会把“拿”别人东西看成一种帮助孩子建立规则的机会,让孩子在错误中获益。
 
  跟孩子讲道理不如从小在家里贯彻一种规则,比如这是爸爸的,这是妈妈的,未经允许不能随便动。当然,前提是孩子的东西父母也不要随心所欲地处理,要听孩子的决定,或让孩子自己管理。
 
  有时,父母明知惩罚是错的,还是依然如故,结果让孩子“偷”的行为恶性循环。原则上,我不支持让孩子公开去认错,道歉。这样的结果可能会让孩子处在一种无法控制的复杂情景里,“偷”的意识被环境反复强化。父母内心如果存在一种对“偷”的文化禁忌,会无意识夸大孩子行为的严重性;处理父母对“偷”的内心焦虑,是心理医生必须要做的事。
 
 
心理服务(心理咨询与治疗、心理讲座、心灵成长工作坊)
联系方式:QQ:394318118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电话:18905009965
快速回复
限100 字节
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,可以用”恢复数据”来恢复帖子内容
 
上一个 下一个